顯示具有 標本系列-搞飛機 Specimen Series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標本系列-搞飛機 Specimen Series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

蔓衍至彼方 — 林仁信2015創作個展




[蔓衍至彼方]   版印複媒,尺寸依場地佈置,2015
文/蘇鈺婷

一般人對藝術創作的想像,似乎靈感總是來自飄渺,如同流星一般閃過天際,想像藝術家需要自我放逐,抑或隨波而行,然後在正確的時機捕捉靈感,拿起畫筆撇上二筆,就能完成一幅不世出的傑作。

對林仁信來說,創作的靈感從來就不可能憑空出現,必須像種植作物一般,有土壤、有空氣、有水份,在生活中播下思想、細心灌溉,將初始的念頭無限的延伸,在創作的過程中嘗試各種可能,如同為作品添加養分,終將個人的心思培植茁壯,蔓衍至彼方。

當你初見林仁信的創作,第一眼看見的可能是繽紛亮麗的「標本系列」,也可能是帶有詩意筆觸與色調的「版圖系列」,又或者在一開始抓住你目光的,就是藏在作品中的各種現成物:從各國報紙上剪下的剪報、堆疊在一起的文字組合成新的結構,或者最終發現組裝在飛機模型上、你以為是蝴蝶的翅膀,卻是各個時期台灣在世界地圖上的輪廓。這些作品向觀者傳達著訊息,或是一個隱藏的提問,讓人們從自身生活經驗自由解答作品的意涵,而創作者不提供標準答案。

當試著從形式來解讀作品,可以看到橫跨平面立體的視覺表達形式中,有著共同的語彙,林仁信擅於使用符號、現成物,而他在作品中探討的是對現今社會訊息傳遞的一種觀點,以「蝴蝶系列」中的蝴蝶來說,那看起來像是蝴蝶的物件其實也不是蝴蝶,飛機模型也不是真的飛機,這些物件成為一種符號,就連我們認知中是「台灣」的那個翅膀零件,嚴格說來也不過是各時期地圖上代表台灣的一個符號而已。當這些個別的符號和現成物組合成蝴蝶,進一步成為了能夠飛翔的一個象徵物,綴上了創作者挑選中的明顯或隱晦的訊息,帶著哲學性的辯證翩然來到。

圖左依序:「草I」「草II」「ㄒ一ˊ 字 (I)」

談論「訊息」的切片

林仁信認為,現今是一個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。當我們打開智慧型手機,就會自願或非自願的接受各種資訊,媒體由相對傳統的電視報紙變成網際網路,更進一步成為貼身窺看各種私人訊息的社群網站,媒體成為人的延伸,代替我們的雙耳聽到,代替我們的雙眼去看,代替我們的雙腳到達,連祝賀之詞也由一張薄薄的卡片更簡化為對一則動態的按「讚」。我們每日收到數以百計的資訊,僅僅是真實事件的一個切片,豐富的資訊量讓我們誤以為真的完整了解一個事件,卻只看見整體中的一個面向,轉述訊息切片的媒體更可能帶動風向,讓我們以為思考來自自身,實則有被植入思想的可能。創作者從此論述做切入點,將作品本身擷取各種訊息的切片加以組合,將資訊傳達給觀看者的同時,也讓人無法忽視隱藏其中的辯證態度。

這次的發表延續了林仁信創作的語彙,學院的訓練使他長於古典的精緻與美感,但訴說的是當代的語言。當你來到展場,若只是單純的欣賞,也可以直接感受到創作者對於作品的用心與作品本身的精美,但這樣只讀懂了作品的表面意涵,他的創作如同以訊息編織而成的綿密網絡蔓衍,使觀看者必須不停止思考,才能讀出隱藏作品中縝密的思緒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蔓衍至彼方 — 林仁信2015創作個展
展出地點:M畫廊 / M Gallery
開幕茶會:6/14(日)下午五點
展期:2015-06-05~2015-06-30
地點: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13巷7號
週二至週日 下午3點至9點 其餘可預約
+886-961-358-111
www.facebook.com/M.Gallery.M.Hua.Lang

http://mgallery137.blogspot.tw/

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

林仁信2011版畫創作個展 2011.03.11~04.18


林仁信2011版畫創作個展 2011.03.11~04.18

悠游於符號與意象之間,轉化日常生活成為創作的根源。

創作者林仁信延續了過往的創作軌跡,
從自身所處的環境為作品的出發點,
那些常被忽略的微小細節與美感,
在他的手中,卻蛻變成一幅又一幅美麗的作品。

3/12開幕活動當天,
將限量印製「岩筆模一周年紀念書票」贈送給與會嘉賓,
邀請您,一起來體會藝術的美好。

展覽時間:2011/3/11~2011/4/18
展覽地點:岩筆模 http://mbmore1024.blogspot.com/
開幕茶會:3/12(六)p.m.6:00
開放時間:星期日~四a.m.11:00~p.m.8:00,星期五~六到p.m.9:00。
連絡電話:02-2523-7737

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

標本系列Specimen Series




作品材質:複合媒材
作品尺寸:依場地調整
年代:2008
此系列作品是《蝴蝶王國》的延伸之作,將原本圖鑑的平面形式,拓展至立體的標本樣式,以各個時期的台灣地圖做為翅膀的外形,以傳統的船艦、飛機、火箭、槍砲,甚至是各種可顯示權力、武力的物件或象徵物為蝴蝶身軀,運用標本取樣的方式,截取報章雜誌上的圖片、文字、符號為翅膀的美麗外衣,暗指人們總被表面資訊所吸引而不究內涵,並藉此突顯台灣現今社會環境的種種面向。更多--more-